青春期
心理

   

心理学多角度视角下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应对策略

当青少年出现心境障碍、厌学拒学、沉迷网络、叛逆早恋等偏差行为时,从生物、认知、行为、全人、发展、社会文化六大心理学视角出发,能够制定出科学且多元的干预方法和策略,帮助青少年走出困境。

一、生物视角:调节生理机能,奠定健康基础

生物视角强调生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。对于存在心境障碍的青少年,可能与神经递质失衡有关,如血清素、多巴胺水平异常。此时,可通过药物治疗调节神经递质,例如使用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(SSRI)改善抑郁症状。同时,规律的作息、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也至关重要。运动能够促进内啡肽的分泌,缓解负面情绪;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大脑功能的恢复和神经递质的平衡;富含 Omega – 3 脂肪酸、维生素 D 等营养物质的饮食,对改善心境有积极作用。

对于因大脑发育不成熟导致冲动决策的青少年,可通过认知训练来刺激前额叶皮层的发展。例如,进行工作记忆训练,提升其理性决策和情绪调控能力,从而减少冲动行为,帮助他们在面对网络诱惑、早恋等问题时能更好地控制自己。

二、认知视角:重塑思维模式,纠正认知偏差

认知视角认为,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往往源于不合理的认知。针对厌学拒学的情况,可能是因为青少年对学习存在错误认知,如认为自己 “学不好”“学习没有意义”。此时,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(CBT),帮助他们识别并纠正这些负面思维。引导青少年记录自己的学习相关想法和情绪,分析其中的不合理之处,用积极、理性的思维取代消极思维。例如,将 “我永远考不好” 转变为 “我这次没考好,但我可以总结经验,下次进步”。

对于沉迷网络的青少年,要帮助他们认识到网络过度使用对现实生活的负面影响,如社交能力下降、学习成绩下滑等。同时,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认知,将网络作为学习和娱乐的工具,而非逃避现实的避风港。在处理叛逆早恋问题时,理解青少年对情感的认知需求,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爱情与成长的关系,避免因冲动而做出不恰当的行为。

三、行为视角:调整环境强化,塑造积极行为

行为视角主张通过改变环境和强化方式来塑造行为。面对青少年的偏差行为,首先要分析行为背后的强化因素。如果青少年因叛逆行为获得父母的关注(即使是批评),这种关注就成了叛逆行为的强化物。此时,父母应调整回应方式,对积极行为给予及时、明确的正强化,如表扬、奖励;对叛逆行为减少关注,避免无意中强化。

对于沉迷网络的青少年,可运用行为契约法。与青少年共同制定网络使用规则,明确上网时间、内容等,并设置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。当他们遵守规则时,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;违反规则时,则采取减少上网时间等惩罚。在解决厌学拒学问题上,可将学习任务分解为小目标,完成每个小目标都给予适当奖励,逐步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。同时,营造积极的同伴环境,鼓励青少年参与有益的集体活动,减少不良行为的模仿和强化。

四、全人视角:关注自我实现,促进心灵成长

全人视角注重青少年的整体发展和自我实现。对于出现偏差行为的青少年,要关注他们内心的需求和价值观。当青少年陷入心境障碍时,帮助他们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,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感。例如,鼓励喜欢绘画的青少年通过艺术创作表达情感,在创作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同。

在处理厌学拒学问题上,引导青少年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,将学习与未来的理想职业和生活联系起来,激发内在学习动力。对于叛逆早恋的青少年,尊重他们对情感的需求,引导他们以健康的方式表达和处理情感,同时鼓励他们在情感关系中共同成长。给予青少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支持,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,从而更愿意探索自我,积极改变偏差行为。

五、发展视角:遵循成长规律,提供适时引导

发展视角认为,青少年的偏差行为与成长阶段的特点相关。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,青少年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阶段,他们需要探索自我、建立身份认同。在这个过程中,叛逆、早恋等行为可能是他们尝试独立和寻找自我的表现。家长和教师应理解这一阶段的特点,给予青少年适当的自主权和探索空间,同时提供必要的引导。

对于厌学拒学的情况,认识到青少年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,如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导致学习困难。提供适合其发展阶段的学习方法和支持,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。在青少年出现偏差行为时,避免过度指责,而是将其视为成长的契机,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模式。

六、社会文化视角:优化环境影响,引导健康发展

社会文化视角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对青少年行为的塑造作用。面对多元文化和网络信息的冲击,家长和教师要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不同的价值观,增强其辨别能力。营造积极的家庭文化氛围,树立良好的家庭榜样,传递正确的学习观、爱情观和价值观。

在学校层面,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主题活动,帮助青少年应对学习压力、人际关系等问题。同时,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,减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蚀。对于沉迷网络的青少年,组织线下社交活动和兴趣小组,丰富他们的现实生活,降低对网络的依赖。此外,关注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和压力,倡导合理的评价标准,减轻青少年的心理负担,促进其健康发展。

从六大心理学视角出发,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,能够更全面、深入地解决青少年的偏差行为问题。家长、教师和社会应协同合作,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,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,实现身心健康发展。

特别提示:感谢您的关注。我们鼓励有价值内容的传播。同时尊重原创,保护知识产权,如需转载,请务必完整保留文章出处信息(来源:湖北星灿教育及原文链接)。

咨询/预约/了解更多

欢迎添加方老师微信

也可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留言

Avatar photo

湖北星灿青少年潜能成长基地

湖北省星灿心智健康咨询有限公司、湖北星灿青少年潜能成长基地是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创办的,位于武汉市汉南区原邓南中学,占地面积60亩,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。常年面向全国招收“沉迷游戏、早恋、厌学辍学、混迹社会、自制能力弱、抑郁焦虑、亲情淡漠、奢靡浪费、违反治安管理”等不良行为习惯的12~18岁青少年。 基地高标准高水准、务实创新、科学性地着力于孩子问题得解决以及孩子素质的全面提升。现有教育心理专家教授2人,国家二级心里咨询师4人,双师型教师8人。教师的专业背景为教育学、心理学、体育、艺术及普通文化学科等。 采用“心理干预+行为训练+素质拓展+文化学习”四维一体模式,结合认知行为疗法(CBT)、正念训练、户外拓展等科学方法针对性解决青少年成长问题。

相关推荐